学好语法究竟有多重要?
我们学英语,究竟学不学语法?那学语法又要学到什么程度呢?关于语法我们通常有各种争论。与练习口语、背诵单词相比,在很多学生眼里,语法好像一直都不受重视。看看周围的英语学习者,背单词,写阅读,看范文的人比比皆是,可是学语法的好像还真没几个。
究其原因,难道是因为语法不重要吗?
1. 语法实际上是不用专门去学的?
事实却正好相反,语法十分重要。扎实的语法基础是英语水平进阶的充分必要条件。现实中,很多学生对语法的学习没有很深入的理解,甚至不学语法。
从前一度有人认为,语法可以不用专门去学习,只要不断地输入大量英语,只要“浸泡式”学习,“语感”自然就来,语法会在我们脑海里自然呈现积累,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得那么轻松自然,信手拈来。在欧美等一些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也没有学习过语法,日常使用的不也是正确的语法吗?
可是现实中是这样的吗?
显而易见,上面的观点有两个不对的地方:
1.少儿学母语和成人学外语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即便是在欧美等一些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学生也是要学习语法。
就少儿学习母语来说,凭借自然的语言输入,我们可以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不过这点放在成人学习外语上就不起作用了。我们可以在语言学上找到一个子集原则(Subset Principle)来说明这个现象:
少儿在最初学母语的时候常常会造出错误的语法结构(例如Who is him? 这种语句),但是这类型的语法错误是少儿在与成人的交流时接触不到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少儿在生活中接触的都是结构正确的正面语料,接触不到错误的语料。在潜移默化中,少儿自然会不再使用错误的语法,接受正确的语法。
和少儿不同,成人在学外语之前,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母语基础,学习外语的时候,也会无法规避地受母语的影响,甚至会使用归纳或类比的方法去学习外语。就算在学习时写出错误的结构,他们也会认为,我们平时都是这样说的或在母语中我们有相似的结构,由此这样的结构也是正确的。成年学习者会认为,在外语学习中还没见到这样的结构,并不能说明在外语中没有这种结构,或许是正确的呢。由此影响,成人还会持续去使用错误的结构而无法放弃错误的,纠正过来。
但现在已有不少实验研究证明,外语学习中单靠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语法能自动入脑。语言学家曾对“浸入式课堂”展开过研究后发现,外语学习者即便是经过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但仍然会有很多语法错误,比如是时态,或是单复数问题。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的语法其实是必须要特地学习的,光凭大量输入培养的“语感”,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靠谱。
其实在英语国家,也是有专门的语法课的,就像在中国有针对中文语法的语文课,我们在谷歌上搜索,很快可以找到很多为母语人士准备的语法教学资料。如果你想问欧美国家有没有不学语法,可是英语却说得流利的人吗?有的,不过这类人通常被称作文盲,一般就是街头混混或德州乡村大叔的水平。
2. 语法不好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语法不好对我们英语学习造成的副作用是看不见,但对我们的影响确是方方面面的,或许不像听力和阅读那样明显,实际上,是会制约听说读写的提升进阶。就拿阅读来说,很多学生有过“整句话的单词我都认识,可是整句在一起我就是看不明白”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语法水平差。打个比方,比较结构可能没学习到位,"He can no more drive than I."或许你连这个单词很简单的句子都无法理解。
再打个比方:
1.She is a superstar, who always receives a lot of gifts.
2.She is a superstar who always receives a lot of gifts.
你能读出上面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区别吗?
首句说的是“她是个大明星,常常收到很多礼物”,第二句说的是“她是个常常收到很多礼物的大明星”。这就是限制性从句和非限制性从句的区别,在没有关注到这点,就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有可能写出 "This is my mother who loves me very much" 这种很古怪的语句(准确的应该是→"This is my mother, who loves me very much",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的区别在哪里)
有很多学生都反映一个问题,大概的意思是说在看完了语法书后,再看一些进阶的句子,后面就很少有遇到理解障碍的情况了,他的例子就是说明语法基础的提升对阅读能力是有促进作用的。
我们往宏观些的角度来说,语言其实就是一套系统,而语法是这套系统的规则。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运用能力,其实全部是放在掌握规则的基础之上。Youtube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叫做“Why Grammar Matters”,就鲜明验证了这点:
3. 应该要怎样学语法?
在大家都了解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后,我们可以来看看,应该要如何行而有效地学习语法。
每当说到语法,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规则”了,这时,或许在你的脑海中已经浮现了“一般过去时动词应该用过去式,正在进行时动词要用doing的形式,情态动词后要用动词原形”等等规则。长此以往,我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就是学习的,因此我们容易产生“语法==规则”的印象,会认为语法是泾渭分明的,界限很清楚。有的人就觉得语法和数学公式一样,如果有不合适公式规则,最后的数据必然是错误的。
可是事实上,语法也就是语言规律的总结,它不像数学公式一样,无法撼动,千篇一律。实际上,语法中也有很多“模糊地带”,也可以出现“特例”。在谷歌上查询"controversial grammar rules",你能得到数以百万计的结果。
"Hopefully, I'll win the lottery this week." 这个用法你一定见过吧? 但实际上即使是这个用法也有争议,因为 Hopefully 是副词,而副词应该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者动词,但 Hopefully 在这里显然不符合这条规则。连著名的牛津词典都提到了这一点:
还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世界上本没有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法其实也是这样,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它来源于语言,随着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长久以来,很多人学语法都只停留在记住规则的层面上,死记硬背将一堆语法规则记住,然后用来应付考试(似乎课堂上也是这么教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只记住了规则,但并不知道怎么应用规则,导致英语学得很死板。
我们前面说过,语法来源于语言,最终也要回到语言中去。具体到实际的应用中,就是要联系语法规则使用的语境。
举个栗子:
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对着工人说:
Will you be starting work on the room today? You see, I hope to use it for a meeting tomorrow.
你一定学过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知道一般将来时可以用 will 来引导,将来进行时的形式是 will be doing ,那么有没有想过它们之间的区别?为什么这里是 "Will you be starting work on the room today?" 而不是 "Will you start work on the room today?"
因为 will be doing 有一个应用场合是用来表示礼貌地询问他人的计划,安排等 (You can use the future continuous rather than will to sound particularly polite when you ask about people's plan),再结合对话场景可以发现,主人公用"Will you be doing... "是为了更加礼貌地要求工人去干活。
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法,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形式以及意义。形式就是上文提到的语法规则,比如现在完成进行时应该用 have been doing,情态动词后面应该用动词原形。但大部分语法书以及课堂教学都停留在这一点。
在熟悉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加重要的是掌握每个规则的含义(比如 will be doing 用来表示礼貌地询问他人的计划),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使用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看语法书或者上语法课是不够的,因为它们最多能教给你语法的规则(形式),但每个规则背后的含义还是要靠你自己去慢慢理解和感受。
而这个过程主要是靠阅读来完成。在阅读中能够不断重现语法点,并且阅读提供了一个很具体的语境,这样才能理解和应用。这一点和记单词很类似,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背过的单词最终还是要回到语境中去。
也就是说,语法学习的具体思路是:看语法书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 -》在阅读中重现语法规则,结合语境理解规则的含义-》回顾语法规则,查缺补漏-》在阅读中加强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理论上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因为语法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我们只能尽量做到更好。
讲语法规则的书大同小异,认真啃下去结果都差不多。比起学习规则,更重要的是理解规则的含义,而这些是书本教不了你的,只能靠自己。要多思考,也要多练习。
多思考说白了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保持语法意识,在阅读中碰到不常见的用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查语法书或者上网寻找答案(你碰到的几乎所有语法问题在谷歌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多练习并不是指为了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阅读练习或者单项选择练习,而是包含在日常的英语使用中,比如写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活动,你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需要不断查证,质询,比较,通过这个过程让语法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4. 总结
语法基础对英语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语法基础能提升阅读写作等能力,但外语学习中语法无法通过大量输入而自然内化,需要专门的学习。在语法学习过程中,除了记住基本的语法规则之外,还要结合语境理解每个语法规则背后的含义,并且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不断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法水平。
原文作者:魏剑峰
题图来源:Hayden Christensen Reading
视频来源:Youtube
©太谱英语整理编辑
更多精彩内容
3.给你的Chinglish开一剂药方
4.看到的和听到的,哪个更容易遗忘?
In TAP, Every Second Counts.
太谱英语地址:南昌红谷滩江报路唐宁ONE酒店B座7楼
咨询电话:0791-83828595